畏作为一种人们对自己有限性的认知,在古人眼里,常表现为一种道德自觉和定力自持。明代学者吕坤在《呻吟语》中写道:“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,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。”这句话告诫人们,做人做事心中有所敬畏,言行不放纵,才能养成好的德行;反之,若心无戒惧,就会肆意妄为,招致祸端。
“畏”,会意字,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现象,本义指恐惧、害怕,后又引申为敬服、佩服。在甲骨文中,其字形如手持棍棒一类器具的鬼怪模样,会执棍棒使人畏之意。在现代汉语中,意为既害怕又敬重,体现的是对人对事的一种敬畏的态度。
畏是君子必备之德。孔子说:“君子有三畏:畏天命,畏大人,畏圣人之言。”强调君子应以敬畏之心修德处世,约束欲望和行为。《周易·震卦》载:“君子以恐惧修省。”说的是君子因惶恐害怕而自我修身反省。曾国藩在家书中告诫其弟:“畏人言,则不敢稍拂舆论。畏训诫,则转以小惩为进德之基。”其一生自省自律,坚守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,将“知畏慎”视为居官必备之德,以忠谋政,以德求官,终成大器。
守得敬畏见德行。君子知畏,成就君子之德。自古有志之士无不谨言慎行,在诱惑前心怀敬畏、固守名节。孔子过盗泉,渴而不饮,恶其名,体现出君子珍视节操的敬畏之心。司马光在特意为司马康撰写的家训《训俭示康》中写道:“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,可以直道而行。”以此教子以俭为美、清正自守,只有不贪心才不会被外物所役,才能够光明正大地直行于世。清代学者王永彬注重以敬畏立身,其有言:“立身之道何穷,只得一敬字,便事事皆整。”
心怀敬畏行致远。东汉名臣杨震畏“四知”,面对深夜献金者,坚决不受,并严词痛斥:“天知、地知、我知、子知,何谓无知?”由此成就了“四知拒金”的千古佳话。明初学者方孝孺以“怕”自警,在他看来,“凡善怕者,必身有所正,言有所规,行有所止,偶有逾矩,亦不出大格。”这种“善怕”,彰显出对不越线、不逾矩的敬畏,对道德道义的遵守。宋代朱熹在《中庸注》中说:“君子之心,常存敬畏。”在朱熹看来,君子心怀敬畏,内心便少生邪念,处事就持中端正。他在为官生涯中,亦坚持省察克己、持正守廉、净化心灵,将道德修养作为毕生的追求。
修身存畏,政德自来。天下之事,成于惧而败于忽。党员干部的敬畏,源自内心的道德准则和自我修养,深植于原则和底线中。能否常怀敬畏之心,关乎做人做事的品行和操守。如何在面对欲望与诱惑时敬畏伦理道德、做到心不蒙尘,考验的是内心的笃定和抉择的清醒。党员干部应自觉将心存敬畏当成终生修行,时刻以敬畏之心恪守为政之德,在面对私心杂念和外界诱惑时心中有畏,行有所止,稳得住心神,经得起考验。
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